Skip to content
Free delivery for purchases over HK$1000
Free delivery for purchases over HK$1000
葡萄選種方法:La Sélection Massale

葡萄選種方法:La Sélection Massale

葡萄酒的釀造少說也有兩千年歷史,我們現在喝的酒不單是如天文學之父加利略所言「瓶內的陽光」,也有人說是「瓶內的詩篇」,美酒更是人類智慧的沉澱。然而,人類的智慧,此一時,彼一時,也不一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

就講講「克隆複製」Clonal Selection這個技術吧。葡萄跟其他植物一樣,是完全可以從母體分離培植後代的,試過打理小盆栽的人都知道,這不是甚麼艱鉅的工程。所以,要拿著一個品種的一棵植株,跨過大洋,越過高山到另一端去複製千萬棵植株並不難,不然用作釀酒的叫做歐亞種的葡萄品種就不會在世界各地廣為種植。

問題是,植物跟人相似,離鄉別井不一定枝繁葉茂,有的是水土不服,無精打采。

上世紀初,葡萄酒新世界的農耕者開始篩選基因「良好」的植株,並作大規模培育,到50年代,美國一流學府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(UC Davis)開始有系統地研究、分析、處理,以及儲存不同葡萄品種和它們的基因,並透過州政府的作為向農民推廣一些經過袪除病毒處理,而又適宜在美國,特別是加州種植的克隆複製品種,簡稱克隆,所謂宜種,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少生病,易打理,收成量,風味口感,通統都是,不一而足。

可能當時的美國被視為執農業技術之牛耳,領先國際,在大西洋另一端葡萄酒舊世界多國亦怕蝕底,同時發展他們的克隆複製技術。備受敬重的法國葡萄酒作者、法文葡萄酒網上知識庫Dico-du-vin的聯合創辦人François Collombet就說,法國的有關技術在70年代開始,現時「法國藤蔓與葡萄酒研究所」IFV為實施有關技術的唯一機構,並說單就黑皮諾一個品種而言,就有共47個克隆。

這個數量的黑皮諾克隆,也不是少數,但克隆複製技術本質上是人為篩選,有點優生學的意味,令一個葡萄品種的基因庫大幅減少。短期發展,似乎效果不錯,誰不喜歡貎美身材好、情商高、習性強,而又健康活潑的新一代?然而,時間久了,也許是風氣漸變,也許是過了好一段時間問題才陸續浮現出來,開始有人質疑,如倒模一樣的明星樣和身形,不懂表達感情,高分低能,「唔襟老」的一類人,是否社會期盼的未來?

法國的克隆複製技術做了半個世紀,近年質疑這項技術的聲音越加強烈。不過,跟克隆複製技術在葡萄界並存的,還有一個較為傳統,在法國叫做Sélection Massale的選種方法,《醇鑒中國》Decanter China將這個選種法譯作「精英篩選法」,這個方法很簡單,就是選擇比較優良的藤蔓,自行複製,不錯,就如小盆栽分盆栽種一樣。

酒農會選取健康的藤蔓複製,老當益壯的又較被重視,道理簡單不過,另外就是考慮收成量、風味口感,諸如此類。

在一定程度上,Massale選種法和克隆複製其實都是人為篩選,是按人們的需要而留下「較優秀」的基因,但前者自然會形成較大的基因庫,因為不同的酒莊會有自己的選擇,不同的酒村,不同的子分區又有不同的偏好,經過世代的實驗,可能會得到帶某種基因的植株較宜於不同土壤或地區種植的結論,令到那個基因圖譜豐富多彩。

而且,那些都是經過歲月洗禮,經得起實戰的基因,怪不得,跟《法國葡萄酒直送》合作的酒莊,假如莊園有老藤的都視之如寶。

例如,位於皇爾-羅曼尼Vosne-Romanée的Domaine Armelle et Bernard Rion的莊園全是老藤,只會當一棵藤蔓完全不能產生葡萄時才會由幼苗取代。

Agnès Paquet的先輩在奧茜-杜夏詩Auxey-Duresses的Hoz田園留下了一片已超過90年高齡的藤蔓,她正以此培植下一代植株。

Domaine Marcel Couturier致力維護田園的微生物活力,為的是保障老藤的健康。

Domaine Blondeau-Danne至今仍堅持在以出產白酒較知名的聖圖班En Remilly一級園保留一片在1961年便種有的黑皮諾,同樣在聖圖班,酒莊分別在三個地塊種有阿里哥特白葡萄,最早的可追溯至1930年代,在美居希的「娜莉亞樹林」田園,則有分別於1930及1959年種下的黑皮諾……

Domaine Rossignol-Février 在種植和重植葡萄時,確保葡萄藤蔓的基因多樣性,以及豐富多樣的味覺特色。

克隆複製當然是有其可取之處的,但是基因過於集中和淨化,總是讓部份人不放心,所以Massale選種法又再受到重視,彷彿是回到從前,反樸歸真,在農業技術不斷向前時另僻一途,盡可能為葡萄酒的基因庫塗上色彩。


Previous article 布爾岡奇蒙:南北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