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農耕社會裡春季的挑戰
農耕社會,各處不同。古聖有言: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,四者不失時,五穀不絕」,農耕者要掌握四季的節奏規律;同理,在酒區,葡萄生長當然也有四時之分。春耕始,萬物生,春天是不少農耕社會裡,最重要的一個季節。
中國人說,春為歲首,農為行先。雖然現在的農業比重,在世界各地新的經濟秩序下難免要有所下降,但農耕依然是確保一個社會飽足的重要因素。在布爾岡酒區,春天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,對當年最終的收穫影響尤其重大。
不過,甚麼時候才是春天,實在也不好說。我們有個「春節」,按陰曆,在陽曆一月至二月間,每年不同;也有一個節氣「立春」,二十四節氣之首,春天第一節氣
,在二月初,但莫說東北、華北、西北等農耕地,也許還是冰封三尺,就是在華南大部份地區,恐怕還未開始春耕。
歐洲舊世界的不少酒區,也有一個讓人聯想到春天的復活節,說來也巧,復活節的日期也是跟我們的春節一樣,每年不定,多數是在四月份。萬物生長,當然就不是人世間的節日去決定的,但在布爾岡酒區,葡萄藤蔓經過冬季的休整,就會在氣溫回升時甦醒過來,這個時候,往往就是復活節前後。

當酒區的農耕者看到樹液透枝而出時,就會知道田園間正在充滿著生機,不明就裡的愛酒人,要是在春季走到葡萄田園,看到樹液,可能還會以為是晨霧間的露水呢!
作為多年生藤本植物,葡萄不需要每年播植栽種,在冬季落葉後,富含養份的樹液會回流至根莖部份,那是一個自我保護機制,當春天到來,氣溫升高時,樹液就會反向而流,通達枝條。
葡萄農會在冬季,當樹液回流到根莖部份時堆堆土,讓泥土稍為覆蓋著葡萄的根莖,有助其抵禦寒冷,這個工作,法文叫le buttage,在接近春季時,農人就會將這個工作反過來,讓堆在葡萄根莖部份的泥土重新安置到田壠間,這就是反堆土le débuttage,順便借助工具翻土,改善一下土壤間的疏氣,兼除蟲害雜草,為葡萄的生長營造一個較為理想的環境。
都說布爾岡是脆弱的酒區,邊緣的氣候特色是一把雙刃刀,有利有弊,一方面較長的生長期讓葡萄充滿風味,另一方面,特別是初春時反覆不定的天氣,會為一年的葡萄生長帶來很大的風險。
中華農耕文明積澱下來的傳統智慧,會很警惕所謂倒春寒的現象,即前春三月暖,氣溫升高,後春四五月寒,在北部比較寒冷的農耕區,使得初種的幼苗受到凍害壞死;布爾岡酒農也懼怕這類驟暖還寒的天氣波動,初春天氣回暖,藤枝發芽,然後一陣霜凍,就會可能讓初出新芽壞死,按過去這幾年收成特別不理想的年份,例如是2021和2024年,這是主因。
可惜的是,假如遇到冷暖反覆的春天,布爾岡葡萄農的應對選項也非常有限,就以2021年為例,他們只好在田園間點著火,稍為讓局部的田園氣溫升高,僅此而已。誠然,2021年的四月霜凍,所影響的酒區不止布爾岡,而是大部份的法國產區,所以那幕田園點火的景象,在法國酒區隨處可見。
在葡萄園行與行之間點火升溫,是布爾岡酒農對抗霜凍的最常見方法。
在布爾岡,酒農都在納悶著天氣「反常」,一方面,氣候暖化讓年均溫度升高,這又讓葡萄的成熟度和自然糖份增加,也有一個秋收期偏早的趨勢,但另方面的反常,就是四月霜凍的次數,近年也有上升的勢頭。
以前,千禧年前後吧,到訪布爾岡,酒農的談話中很少提到四月霜凍,翻看大酒商或酒評家過去的年度報告,四月霜凍是很少出現的現象,但最近十年,卻多次出現了。前兩段提到,布爾岡葡萄農應對四月霜凍時的選項也非常有限的原因,可能就是在他們的實活中,沒有太多應對經驗。
展望未來,春天的凍害大概是布爾岡酒區將要面臨愈來愈頻繁的挑戰,但是,這個酒區能夠在兩千年的歷史中一路走來,他們將如何應對氣候的變化,愛酒人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