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 10% off your first purchase! Code: 1STORDER
布爾岡石灰土:一致與多變
常說布爾岡酒區有大約兩千年的歷史,但布爾岡酒區的故事,還可以推前說說,而且是推前許多,推前多少?一、兩億年以前,那時的痕跡,都藏在這個酒區的底石和土壤中。
石灰岩:布爾岡酒區的基石
要是到訪布爾岡酒莊,只要那位酒莊主或負責解說者對工作比較上心,都一定會提到布爾岡的地質。在地質上來說,橫跨所有布爾岡子分區的一個共同因素是石灰岩limestone,石灰岩組成了大部份布爾岡酒區的底石,頂層的底石經過風化,就成為石灰土。
石灰岩廣泛分佈於北起約納省Yonne的夏布利Chablis和奧舍丘Côtes d’Auxerre、金丘省Côte d’Or北面邊陲沙帝雍尼區Châtillonnais,南至桑恩與羅亞爾省Saône-et-Loire的馬貢區Maconnais,以及中間所有分區。石灰岩並不是布爾岡區獨有的,鄰區香檳的石灰岩都一樣分佈甚廣,但布爾岡無疑是讓石灰岩為醉客所識的重要產區之一。
至於有葡萄酒書本提到的諸如奇莫里階土Kimmeridgian、巴柔階土Bajocian和巴通階土Bathonian等就顯示同是侏羅紀Jurassic時期的不同分期,它們都是石灰岩土壤,只是不同時期會因海洋生物的普遍性之異而有著不同的化石,這裡的不同分期,講的都是數以一兩千萬年計的事兒了。

位於Saint-Bris Le Vineux的Domaine P-L et J-F Bersan,其古老的地下酒窖建於11至13世紀,可在裡面清楚見到奇莫里階土,Pierre-Louis解釋說這跟該區田園下的石層相同。
侏羅紀時期以來的地質變化
愛讀書的酒農通常會從侏羅紀時期講起,那時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分佈不似今日,在不少淺水區有著海洋生物殼體的沉澱,經年累月,受壓而岩化,這些就是沉積岩。又過了一億幾千萬年,非洲板塊緩緩撞向歐亞板塊,撞起來了阿爾卑斯山,但這撞擊不是一兩天或一兩年的事,而是千萬年計連續的過程,至今不斷。
因地殼上升,山脈形成,而將原本是停留在海底下的沉積岩也帶來了,時間久了,原本被帶上來的岩石受壓斷裂,於早一點時期形成而處於再底層一點的岩石外露,令到布爾岡酒區的底石和土壤,在石灰岩的一致中帶有形成於不同年代的多變。
例如,不是說夏布利的上佳田園,土壤都有肉眼可見的海洋生物化石嗎?這些化石,讓地質學家看出線索,推斷出那是侏羅紀時期的奇莫里階;又說,小夏布利Petite Chablis產區就不是奇莫里階土,而是波特蘭階土Portlandian,沒有甚麼海洋生物化石了,那土壤年輕了一千幾百萬年。
往南走,相較之下,在桑恩與羅亞爾省的兩個子分區夏隆內丘Côte Chalonnaise和馬貢,就會出現形成於同是侏羅紀時期,但是比奇莫里階早的巴柔階土壤,這些沉積岩的形成,兩者相距就大約是兩千萬年。

夏隆內丘的其中三個產區捷菲、美居希和浩怡的土壤都是以石灰岩為主,比北面金丘和約納兩省的產區,底石形成的年代較為久遠。
順帶一提,「階」是在地質年代概念下,一個「紀」裡的一個小分時期,都是以千萬年計。
石灰岩以外的底石
然而,也不是說,在布爾岡,除石灰岩之外就沒有其他岩種底石,在個別的布爾岡地區,例如夏隆內丘Côte Chalonnaise靠近蒙塔尼Montagny和Bissey的地方,亦即合作酒莊Cave de Bissey的所在地,就可以找到花崗岩,花崗岩是火成岩,不是沉積岩,是由岩漿於地底緩慢冷卻而成的;葡萄農的選擇不會全是巧合,Cave de Bissey的不少合作農戶,都是種有大量阿里哥特Aligoté的,這個品種對土壤的兼容性要比莎當妮高呢!

夏隆內丘Bissey附近有花崗岩作為底石的地質結構,但表層土壤就混合了石灰土和泥灰土marl。
而在馬貢區的細小產區普伊-洛舍Pouilly-Loché附近,就會出現砂岩和片岩等等底石,但所有石灰岩以外的種類,最多只能在很個別的地區中小規模出現,並不是主類。
黑皮諾和莎當妮都愛石灰岩
布爾岡的兩個主流葡萄品種黑皮諾和莎當妮都很愛石灰岩,因為它多細孔,一方面疏水,不怎麼浸壞葡萄根部,另一方面它又有很好的蓄水功能,在持續乾旱的環境下,它為葡萄抛來一條生命線,並促進葡萄的根部發展,以深入底石中吸收礦物,為葡萄帶來一定的獨特風味。
此外,石灰岩的重要組成成份是一種鹼性的物質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,據說它會讓葡萄的自然酸度增加;為此,我們就不難發現,那管近年大家都在議論氣候暖化,布爾岡葡萄收成的自然糖份升高了,致令酒體飽滿,但其底子還是帶酸的,質地結構多層、討好。
底石提供了土壤的礦物,不過地質世界並不是單一的,布爾岡的石灰岩會夾雜不同的雜質,造就了石灰岩不同的表面特徵,最容易看出來的是岩石的顏色,而其他礦物的比重,也讓現今的布爾岡酒農,能夠推敲出不同土壤有利不同葡萄品種種植的事實。
也許此說會引來詬病,但籠統地講,莎當妮偏好白色的石灰岩,而黑皮諾就喜歡偏啡紅色的,在南博納丘Côte de Beaune的產區聖圖班Saint-Aubin和桑特奈Santenay都可以看得出這樣的選擇,例如Blondeau-Danne酒莊的桑特奈「富樂」En Foulot就是一片多為白色石灰土的田園。

美居希Mercurey一帶的土壤,因其富含鐵的泥灰土而聞名。
當然也有例外的,馬貢知名產區普伊-賦詩Pouilly-Fuissé的賦詩地區都多紅石灰土,但就只有莎當妮,那可能是因為當地氣候對黑皮諾而言是暖了一點。
不同田園會因土壤不同而令成酒有不同的風味,許多酒評家嘗試從田園土壤作為切入點,寫過不同特級田的分別。然而,要看田園土壤的分別之於酒的風味,不一定需要十分昂貴的特級園佳釀,就以瑪珊妮Marsannay的兩塊上佳田園「鷓鴣田」Champs Perdrix和「珍妮莉雅」Genelières為例,前者是著名鐵質豐富帶紅色的石灰土,而後者是米黃色的石灰土,兩家合作酒莊Ghislain Kohut和Philippe Naddef都同時釀造兩酒,比較起來就相當有趣了。

瑪珊妮的佔地較廣,石灰土壤亦多樣化,例如在「珍妮莉雅」田園,其土壤稱為Premeaux石灰土,米黃色,是上佳的建築材料。
(Top photo: Gevey-Chambertin 1er Cru Les Cazetiers (Michel Naddef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