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 10% off your first purchase! Code: 1STORDER

侍酒溫度:品嚐葡萄酒的關鍵
六月天,正是蟬鳴茘熟之時,水果店相熟客人跟店販閑聊兩句,說一些茘枝品種,放冰箱稍為冷藏一下更好吃,那固然是個人的喜好和選擇,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。
喝葡萄酒的人,都會了解溫度對一款酒的氣味、口感、酸度和單寧等各方面都會帶來細緻的分別,同時帶來不同的飲用體驗。
有人說,紅酒是適宜「室溫」飲用的,但究竟甚麼是室溫,人見人殊,香港跟許多地方一樣,四季溫差不小。又說,室溫是指歐洲酒區的室溫,那就更讓聽者迷惑了,聽者不一定到訪過歐洲酒區,就是多訪,也都會明白,歐洲酒區都不是單一的區域,沒有一個所謂的指標或楷模,自然就沒有一個所謂的室溫了。
何況,享用美酒,實在不應有一個從屬的想法,以為歐洲舊世界擁有悠久的釀酒和飲用葡萄酒歷史,就以為彼方就是不容懷疑的,有個無與倫比的氛圍。
飲酒人都難免游走於現實與想像之間,以為酒窖總是設於地下的,都是陰暗潮濕的地方,有利美酒的存放,讓其慢慢熟成?誠然,這樣的酒窖,在世界各地都多見,是眾多主流中之一個,但就不是唯一的類別。
就是在布爾岡這樣一個釀酒歷史悠久的酒區,地下窖室與否,有時就取決於一個酒莊可供支配利用的地方。跟《法國葡萄酒直送》有合作酒莊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,有酒莊的地下窖室始建於十四世紀,原用途是讓當地居民逃避戰亂,生命攸關,故就深達地下兩三層,也有合作酒莊的新建設施,建於傳統夜丘博納丘合稱La Côte的東面較為平坦的地帶,此等地域,地勢較平緩,雨季時容易積水,理性的酒莊負責人明乎此理,自然就不會深挖地下窖室,以防積水的影響了。
位於布爾岡較北的產區聖布里Saint-Bris,貝桑父子酒莊Domaine Bersan P.L et J.F的地下酒窖深入地底兩三層,黑暗潮濕,有利益菌的生長,那是一種誘發藍紋芝士熟成的細菌Penicillium roqueforti的同類,有人說,這些益菌會為久存於地下酒窖的酒帶來風味。
Domaine Rossignol-Février 的新建釀酒和藏酒設施位於莫素Meursault外面的新區,配有恆溫和控濕設備。
就是溫度相對比較穩定的地下窖室,有時溫度也會過低而被酒莊主人評為不適合試酒,這時唯一可行之法,就是用雙手稍為讓杯中酒暖起來,但此舉其實並不理想。
簡單概括一下《法國葡萄酒直送》架上酒品的適宜侍酒溫度,特別考慮到的是布爾岡酒。
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宜飲溫度有其科學根據,一般的講法,越是低溫,人的味蕾就會集中到感知酒的酸味上去,果香味就會被壓下來,所以,飲用布爾岡奇蒙的是要那份清爽感,而非香氣。有些人不明此理,將上乘的布爾岡白酒泡在冰水裡良久,原本豐富的多層香氣就會驟然封閉起來,十分可惜。
葡萄酒的果香是十分脆弱的,太低溫不彰,太高溫也不顯,因為到達一定的溫度,酒精感就會顯得越加霸道,飲者就會很難感受到那脆弱的果香了。
幾許本來是甚佳的布爾岡紅酒,會因過高的溫度而糟蹋了!酒溫過高,也會叫醒了一種酸,不是原本讓酒體結構緊密的果酸和單寧酸,而是一些虛浮的、表象的酸,讓酒味顯得一蹋糊塗。
同時,紅酒也不宜過份冷藏,讓紅酒在雪櫃中冷藏一個夜晚,甫一開瓶就飲用,就會發覺它跟過份冷藏的白酒一樣,果香不顯之外,同時單寧會變得粗糙和青澀,有點似不加糖的凍檸茶。
愛酒人也許會留意到,上文提到關於《法國葡萄酒直送》架上酒品宜飲溫度的概說,在輕盈和飽滿的兩類白酒中,不符大部份在網上找到的資料,是偏高了一點。大家不妨試試看,將村莊級的白酒從雪櫃中取出來開瓶,先讓它回溫半個至一個小時,再在一餐中享用慢慢升溫的白酒,可能發覺原來偏清爽的酸度,會變為成熟果子的甘甜,就那同一瓶酒,會給飲者多個層面的面貌和變化,再從中找到讓自己最感愉悅的一個區間。
不過,侍酒溫度最終取決於個人的選擇,只要是自己認為適當的、愜意的溫度,那就是適合了。只是,大家可不必急於找出那一個溫度,那一個答案,飲酒人的答卷,從來都不止於蟬鳴茘熟之時,而是一年四季,年復一年,喜悅的積累。